當我們在做肌力訓練的時候,身體會因應不同的外在刺激而產生不同的向上適應效果。這裡所謂的刺激指得是採用的訓練重量,也就是訓練的“強度”。而向上適應的效果大致可分為最大肌力、肌肥大、肌耐力等三種。今天小哥要來跟大家分享,兩種表示強度的方式,以及各強度下身體所產生的訓練效果!
訓練強度的表示方法
第一種表示強度的方式為最大重複次數 (Repetition Maximum,一般簡稱為RM),1RM的意思是某個訓練動作只能完成一下標準動作,嘗試做第二下就會失敗。以此類推,5RM就是只能完成五下,嘗試做第六下就會失敗。舉例來說,假設我扛100公斤的槓鈴可以完成一下標準的背蹲舉,做第二下就會失敗站不起來,那我背蹲舉的1RM就是100公斤;當重量降到90公斤,我可以完成三下的背蹲舉,那我背蹲舉的3RM就是90KG。
另外我們也會使用百分比來表示訓練的強度,假設哈囉凱蒂可以用50公克完成一下標準的臥推,那哈囉凱蒂臥推最大肌力就是50公克,接著我們就可以用最大肌力的百分比來表示訓練強度,例如50公克的80%,也就是40公克、60%是30公克……等等。以上是兩種表示強度的方法,這兩種方法也可以概略地互相轉換,網路上都找得到換算公式,例如1RM為100%,90%大約為4RM,75%大約為10RM……等等。
訓練強度所對應的效果
了解訓練的強度之後,接下來我們來說明各種訓練強度所帶來的效果。如果今天要針對提升最大肌力做訓練,我們會採取6RM,也就是85%以上的強度;如果要提升肌肉生長,會採取6~12RM,也就是65~85%之間的強度;如果是針對提升肌耐力,則會選擇12RM,也就是65%以下的強度做訓練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三種效果並非完全獨立的,如果是針對最大肌力做訓練,當最大肌力提升了,通常也會增加一點點肌肉,耐力也變好一點,只是最顯著的效果會是增加最大肌力。
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表格來看訓練強度與效果之間的關係:
RM | 百分比 | 效果 |
6RM以下 | 85% 以上 | 最大肌力 |
6~12RM | 65%~85% | 肌肥大 |
12RM以上 | 65%以下 | 肌耐力 |
看完這篇文章,大家是否對哈囉凱蒂的最大肌力訓練強度與效果有初步的認識了呢?趕緊應用在自己的訓練上吧!要記得,保持強壯! 我們下次見!掰掰!